2021年形势与政策论文_2021年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乡村振兴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2021年形势与政策论文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

1.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

2.2021年金融专业,推荐的论文选题有哪些啊,哪些是比较好写的?

3.保险业2021年回顾与2022年展望:唯有变革重构 方能先见曙光

2021年形势与政策论文_2021年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

       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2018年相比更为复杂严峻,预测投资增长速度会有所回升,消费稳中略降,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价格总体稳定,工业品和消费品价格的剪刀差缩小,总体上经济增长将有所减慢。

       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稳定经济的效应将继续显现,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号有利于稳定企业的信心,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政策会逐步发挥作用。

       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要以深化金融财税改革化解金融风险。

扩展资料

       针对我国经济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第一,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强资本管制,保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021年金融专业,推荐的论文选题有哪些啊,哪些是比较好写的?

       中国经济仍处于疫后恢复期,相关的改革和政策仍需持续推进;2. 投资:整体稳步修复向好,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 消费:受收入增速拖累,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释放;4. 杠杆率:信贷供给收紧,需提防相关风险;5. 价格:大宗价格推升PPI上涨,但对CPI传导较弱;6. 国际收支和汇率:经常账户回弹,趋势或难持续,人民币汇率仍面临不确定性;7. 国际经济形势:关注疫情分化与反复、国际货币政策转向两大风险,全方位积极应对。 人力资源而非人口总量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2. 如何保护和提升人力资源;3. 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完全结束,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仍处于“六稳六保”政策驱动下的缓慢恢复期,中国经济企稳根基尚需进一步筑牢。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国际疫情可能转好造成的外贸条件变化,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呈现逐季下降趋势。结合高频数据与各分项的增长趋势进行测算,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8.2%左右。如主要风险集中爆发,全年实际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消费恢复平稳,则全年实际GDP增速有望突破8.5%。人力资源总量是指一个经济体内考虑到人口素质(包括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有能力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人口工作时间储备。在综合考虑人口结构的变化、健康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之后,中国最近20年以来人力资源总量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19年人力资源总量相较2000年提高14%。根据预测,随着教育和健康水平的继续提升,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将在2050年之前保持平稳缓慢上升,可以为新百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我们建议,中国的人口国策应当转变为人力资源战略,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更加关注教育和健康。2021第一季度,我国实际GDP增速为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完全结束,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仍处于“六稳六保”政策驱动下的缓慢恢复期,中国经济企稳根基尚需进一步筑牢。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国际疫情可能转好造成的外贸条件变化,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呈现逐季下降趋势。结合高频数据与各分项的增长趋势进行测算,我们预计2021年二季度实际GDP增速约为9%,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8.2%左右。如主要风险集中爆发,全年实际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消费恢复平稳,则全年实际GDP增速有望突破8.5%。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两年平均增长3.9%;但相对于工业、出口、消费,投资复苏进度相对偏慢、力度相对乏力,整体投资增速尚未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正常增长水平。分行业来看,制造业投资恢复进度最慢,两年平均增速尚未转正;基建投资复苏乏力,增速低位徘徊;房地产投资一枝独秀,表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是当前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展望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但增长动能可能仍然减弱,政策加力刻不容缓。ACCEPT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5%-9.5%。虽然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分别高达17.6%和33.9%,然而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是由于去年低基数所导致的。综合考虑过去两年的整体情况,当前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仍要慢于疫情爆发前2018年与2019年的水平。导致消费反弹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总产出恢复并未完全反映在居民收入的提升之中。除收入因素之外,年初疫情的偶有复发与消费习惯的调整也部分地导致了居民消费增长的放缓。我们认为,在经济增长总体性恢复的大背景下,今年三至四季度,我国居民消费有望出现U型反弹。

       到这里222

保险业2021年回顾与2022年展望:唯有变革重构 方能先见曙光

       都是比较好写的,如下:

       一、国际金融问题

       1、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2、金融危机传染与发展中国家的防御

       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风险防范

       4、我国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危机管理

       5、货币危机预警机制

       6、亚洲(欧洲)区域金融合作

       7、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传导机制

       8、国际金融并购及影响

       9、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10、国际金融的协调与合作

       二、宏观金融调控问题

       1、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整

       2、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

       3、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

       4、利率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5、货币供应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终结

       6、我国应继续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7、再贴现政策的作用与宏观金融调控

       8、进一步拓展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对策

       9、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改革

       10、衡量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的选择

       三、货币政策比较问题

       1、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2、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

       3、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4、中国与美国(或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区别

       5、通货膨胀机制与通货紧缩的机制

       6、通货紧缩的根源:有效需求不足

       7、增加有效需求的途径初探

       8、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效果、效率分析

       9、银行流动性过剩及风险控制

       10、开放经济下的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四、我国的利率政策问题研究

       1、利率结构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利率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结构的调整

       3、储蓄和投资的利率弹性研究

       4、试论储蓄存款的利率弹性

       5、央行利率政策调整对银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6、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优化

       7、提高商业银行在利率传导中的效果

       8、现阶段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9、我国利率政策的经济运行效果分析

       10、论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利率政策选择

       五、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1、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

       2、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

       3、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

       4、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前提

       5、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骤

       6、我国利率市场化应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7、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8、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

       9、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10、我国利率市场化后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

       六、政策性银行问题研究

       1、我国设置政策性银行的理论依据

       2、我国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问题的解决

       3、政策性银行如何配合我国产业政策的实施

       4、我国政策性银行外部关系的协调

       5、对我国政策性银行有效监管的实施

       6、构建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

       7、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路径的比较分析

       8、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贷款问题

       9、政策性银行外部约束机制

       10、政策性银行与我国产业政策的配合

       七、货币市场问题

       1、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2、货币市场机制分析

       3、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

       4、论票据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5、证券回购市场的交易分析

       6、国库券市场的投资分析

       7、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运作及其特征

       8、商业票据市场和银行承兑票据市场的关系分析

       9、论大额存单市场

       10、大额可转让定期价值分析

       八、资本市场问题

       1、试论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功能

       2、投资银行组织模式比较与选择

       3、证券经纪业务与证券经纪人制度

       4、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

       5、国内外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6、试论二级市场的基本功能

       7、二板市场的特点、功能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8、公司在二板市场上市的标准、组织实现及主承销商保荐制度

       9、开放式基金融资研究

       1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模式研究

       九、银行不良资产研究

       1、转化或清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3、资产证券化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时的可行性

       4、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债转股的必要性和设想

       5、论债转股的理论和政策问题

       6、资产管理公司转型问题

       7、债转股的风险与时机分析

       8、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利弊

       9、债转股在不良资产处理中的效果分析

       10、如何杜绝不良资产的再生

       十、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

       2、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3、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4、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5、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机制

       6、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机理

       7、我国的网络金融风险及防范

       8、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

       9、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10、金融监管模式选择

       十一、分业经营与全能经营

       1、分业经营体制下的银证、银保合作

       2、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的潮流

       3、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研究

       4、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

       5、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的选择

       6、分业经营与金融控股公司

       7、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安全性分析

       8、我国分业经营体制下银证合作分析

       9、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监管制度的完善

       10、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与监管对策

       即将过去的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关键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保险业新发展时期的开启之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强调保险的服务功能,是对新时期新形势下 社会 民生所产生的新需求的有力回应。报告将服务功能提升到与保险保障功能相同的地位,既是对保险业独特功能的肯定,也为我国保险业“十四五”时期发展指明了方向。

       处于关键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保险业,在2021年的发展并未再现以往数年间的迅猛,行业增速远低于同期GDP增速,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发展阶段,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呈现下降之势。

       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3.3%,整体增速放缓趋势明显。虽然新增保单件数345亿件;赔款与给付支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24.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万亿元,但市场上“代理人锐减”“增员难”“负增长”“行业受质疑”“新业务价值下降”“转型升级困难”等词汇被频繁提及,不停地削弱从业者和保险机构的信心,并打击其积极性。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导致技术变革的不确定性增加、险企基本面疲弱(包括寿险供需两端放缓,车险综改导致产险这个第一大险种保费承压,地产风险事件影响投资端表现等)、监管治理持续收紧和趋严(如自保件规范,保险集团治理、险资投资规范,以及重疾险、意外险、 健康 险、互联网人身险等领域政策落地等)、传统营销体系亟需改革、中介机构专业度亟待提升、A股市场股东减持、普惠型保险对商业保险的替代或挤占等多重因素,事实上都已经冲击或削弱了行业赖以生存发展的 社会 土壤与经济基础,进一步分化了保险机构对行业发展规律的 探索 与认知,使得行业整体发展陷入了迷茫与迟滞。

       2021年,产、寿、健无一例外都有点举步维艰、进退失据。这也为广大从业者从过往快速发展导致迷失的狂喜中清醒过来,重新审视行业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实际地位。

       现在的困境是过往数十年间中国保险业固有的粗放型传统商业模式已经行至终局、无以为继的必然结果。如果说1992年友邦入华,将之前蹒跚发展的中国保险业带入一个全新的市场化时代,是我国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次浪潮,2014年“新国十条”落地后,行业启动的寿险费率改革和代理人数量“大增员”是我国保险行业市场化变革的第二次浪潮的话,那么现在面临的就是全新的、未知的行业变革的第三次浪潮。

       与之前不同的是,保险行业变革的第三次浪潮,更像是一次整体的、全方位的变革。这是因为过往的局部变革,已经无法有效解决当前行业面临的问题,也让行业始终被困在重规模轻品质的怪圈,走不出增长模式与消费需求(结构)不匹配的悖论。目前整个保险行业所需要的不仅是变革,更是重构、重启,亟待寻求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是当前能够打开行业新生之门的钥匙。

       这种重构是全方位的,无论是产品、服务、代理人、投资业务、金融 科技 还是保险中介,都需要进行一次触及灵魂的深刻革命。其逻辑,实际上可追溯到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保险究竟是什么?

       保险本是一个极为精细、极为专业的行业,对于 社会 大众而言,触达面非常广,从业者本可以借助全 社会 这个最大的市场抓手,树立起专业的品牌形象,让保险真正深入到 社会 的每个角落。然而市场发展数十年,行业价值不仅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反而冒出诸多令人痛恨的积弊痼疾,核心在于:大家一直都在低头算小账,监管算规模、基层算费用,而恰恰忽视了中国14亿人口的大账,短视和小富即安的心态体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引发的丛生乱象令人痛恨。

       因此,第三次变革浪潮的重构,绝不能再像以前那般零敲碎打小修小补,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保险有何价值、因何存在、如何存在等重要命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答,这种重构便是不完整、不彻底的。

       这种重构必须是深刻的,具体包括以下内涵:从追求规模增长到追求规范的质量提升;从注重销售为主线到注重服务为主线;从综合经营向专业经营的回归或分化;从产销一体到产销分离;从竞相攫取流量变现和数据垄断的互联网红利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定制升华;从资本本位到客户价值本位的转换;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到供需双方的认知和行为改善;从行业国内循环近亲结合到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打通和弱化边界的更大整合。

       过去的一年,行业虽遭遇诸多发展瓶颈,但我国保险业在“十四五”期间仍将实现快速发展,接下来5年至10年的黄金机遇期依然存在,诸多行业利好也可以为行业的彻底重构夯实根基,让行业走上真正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整体需求看,我国民众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持续增长态势相对稳定,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医疗缺口仍存、养老缺口持续拉大,保险作为伴随客户生命全周期的长期产品,市场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

       财产险市场方面,随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正式下发,以及基于实际需求的创新产品(如宠物险、安责险、董责险)的持续优化推出,下一阶段,新农险和家财险有望为财险业注入新的增长活力。其中,农险业务受政策影响较大,如能在风险识别及定价定损方面持续优化,受益于政府财政补贴、良好的风控能力、庞大的资金规模及 科技 赋能,预计可实现最终的承保盈利。而宠物险、董责险等市场发展缓慢,覆盖率低,增长潜力巨大,亦有望带来业务的新增量。此外,在车险方面,车险综改周年后,车险保费走势逐渐回暖,下降压力有望不再延续。年内推出的新能源车险,由于其保障范围较普通车险拓宽,且电池造价较高,预计车均保费也将高于现售车险,有望为车险市场带来新的增量。

       营销体制改革方面,面对当前个险渠道的发展瓶颈,许多险企开始推进营销体制的深入转型。随着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清虚提质活动的深入推进,以新基本法、新营业部模式、精细分层经营和独立代理人等为重要手段的营销体制改革,有望真正提升代理人队伍的质态,构建“高质量-高产能-高收入”的正反馈闭环。

       投资业务方面,当前宏观经济下行趋势相对明显,利率下降的可能性提升,同时信用风险走强,确实为保险资金的投资业务带来新的挑战。然而,2021年下半年开始,监管层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如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明确同意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基金,明确保险公司可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等,都拓宽了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助力险企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可依据自身情况构建相对灵活的投资策略,为保险投资业务带来利好,预计未来,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的开放成熟,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拓宽,国民经济的推动器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保险中介方面,在产销分离的大背景下,参照成熟保险市场的保费分布,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潜力一直非常巨大。未来,随着保险业变革转型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国内保险中介市场的结构、规模、功能将持续发生正向变化,年轻的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多元化需求及全面保障需求,也将凸显保险中介机构在该方面的价值。年内出台的《保险中介行政许可及备案实施办法》《保险中介机构信息化建设要求》等监管文件,进一步提升了保险中介机构的入行门槛,规范了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行为,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庞大、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等多方面问题,对中介机构的服务品质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硬性的政策保障,为保险业结构转型和 健康 发展以及市场经营主体市场化发展铺平了道路,促进中介行业形成有序 健康 的市场化竞争格局。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唯坚定改革者,方能先见曙光。在发展环境悄然改变的当下,无论是行业还是监管,机构还是个人,均需要锚准定位,明确目标与方向;理顺监管与市场的关系;重构商业逻辑,激发动力,自我变革,顺势而为。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作者/汇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汇智保险研究院院长 张恒国

        编辑/谭冉

       好了,关于“2021年形势与政策论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2021年形势与政策论文”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