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案例范文_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数学教学案例范文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育案例分析怎么写

2.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怎样写

3.谁有幼儿园中班教师教学案例,最好是数学的,要案例描述和反思

4.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

5.小学数学可能性的大小案例范文

6.初中数学与传统文化结合案例分析范文

数学教学案例范文_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育案例分析怎么写

       一、背景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也一再强调数学的素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应用于生活. 一年级教学课本中,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我们何不借助他们已有的经验来使教学中比较烦琐、费时的内容变得简化、省时,并主动探究、实践解决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呢?《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形式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新课改,新教材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让老师们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大胆创新,找到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景叶老师在设计这一内容时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把它设计成猜一猜,买一买,分一分三个实践活动来完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特别是购物时兑换人民币的问题,并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体会到了人民币的功能,并且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二、案例

       本案例教学内容是江苏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实践活动一:

       1、 师:老师今天上课带来一个礼物,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我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来摸一摸(钱).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2、 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情况.

       师:每一组都开设了一个小银行,小组成员分别从里面取钱,

       按顺序(教师演示)从中取出两种你认识的人民币,最好跟别人的不一样.(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取钱.这里教师应组织好学生的纪律,说清要求后再动手操作)

       3、 师:请小朋友向同组同学介绍一下,你取得钱是多少?(同学

       展开激励的交流)请一组成员上台,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其他学生说一说是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对于说的好的加以表扬)

       1角、1元(硬币)、1元(纸币)……

       评析:

       教师善于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到数学.教师既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恰当地为学生创设一些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用数学意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设计先让学生猜的活动,再通过分类感知人民币.激发了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效果较好.

       实践活动二:

       1、 小猫不认识人民币,它也想去商店买下面这些东西(课件出示

       四件物品及标价)你能帮助小猫用1元、5角、2角、1角的纸币付钱吗?(课件出示四种纸币)用哪一张钱付?(根据学生叙述课件演示用线连接).

       2、 商店里有哪些东西?(课件出示:练习本5角,铅笔8角,小

       刀1元)从小银行里取多少钱就可以买到练习本?(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指名学生上台说一说.还有不同的取法吗?(学生积极 思考发表各自方法)想一想:买8角的铅笔现在你会付钱了吗?(学生仿照上面方法取钱,再说一说)老师买一把一元钱的小刀,你能很快拿出一元吗?(生取一元纸币或硬币).你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总结出1元=10角.

       3、 兔妈妈也想买东西,它带了几角钱?(课件出示:一个2角,

       一个1角)还差几角?你能帮它取7角吗?……

       评析: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购物,以及解决在购物的过程中遇到的兑换的问题.创设了一个个能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的生活情境,把知识经验生活化、数学化、系统化.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整个教学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在这里教师虽然注重了创新,但又不够大胆——难道买几角的物品非得拿刚好的钱吗?可以拿一元钱去购买,让售货员找呀!而且这种情况是我们平时经常遇到的!

       实践活动三:

       自已开办商店模拟购物.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组开个小商店,组长当营业员,

       其他同学当顾客,顾客先到银行里取1元钱,然后到营业员那去买东西.我们来评一评,谁是最文明顾客,谁是最优秀营业员.先想一想,你想买什么?(学生积极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指名说一说你买了什么?付了多少钱?找了多少钱?……

       评析:

       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有机渗透品德教育. 在“小小商店”的环节里,向学生渗透了在购物时要形成讲文明、守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适时的思想教育,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教师善于挖掘思想教育的素材,结合人民币的认识,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拾金不昧、奉献爱心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综上所述,整个教学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一年级的学生从懂事开始就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并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为此,在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情况时可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创设一个情景:一位同学当售货员,一位同学购物.让学生自己来决定想买什么,用哪种钱购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更好的体现创新性.另外,我觉得这位老师在教学中,眼中没有学生,不能较好地调控课堂.如教师问,你见过一分硬币吗?有一位学生(一直都比较调皮,不能集中注意力)说我见过!但教师说:“是吗!请座!”我想这里完全可以说:“是吗!你在哪里见过?可以和同学们说说吗?”这样这位学生一定会认真听讲,并对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怎样写

       《中括号》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在六周的实习中,我上了两堂影响深刻的课,其中一堂就是中括号。中括号在我认为是一堂很简单的课,所以在上课前我很自信,可是当上下来后我发现问题很多,因为学生提的问题我一下子没法解释。本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加了中括号后的运算顺序,我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让学生得出。括号是一种运算符号,它的作用在于表明运算的顺序。小括号()是荷兰数学家吉拉特开始使用。之前法国数学家韦达使用过〔〕但这些符号到18世纪才广泛使用。

       案例描述片段一:循循善诱,引入新知

       师:在算术本上用递等式的形式计算360÷12+6×5(黑板上写着)。谁来黑板上算?

       生:我来。

       师:你是怎么算得呢?

       生1:先算360÷12,再算6×5,最后算加法。

       生2: 我有意见,先乘除后加减,所以360÷12和6×5可以一起先算。

       师:真棒!总结一句话是先乘除后加减,那么老师想先算加法怎么办呢?

       生:可以加一个小括号。

       师:哦!那加了小括号后你还会算吗?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360÷(12+6)×5(黑板上写着)

       生:会算,老师我来黑板上算。

       师:你来,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算得嘛?

       生:我先算小括号里的12+6,然后算除法360÷18,最后算乘法。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如果老师想算完小括号后,先算乘法该怎么办呢?

       生:加中括号。

       师:以前学过中括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括号。

       片段二:思考讨论,探究新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算一算360÷(12+6)×5。

       生1: 360÷(12+6)×5 生2: 360÷(12+6)×5

        =360÷18×5 =360÷(18×5)

        =360÷90 =360÷90

        =4 =4

       师:看黑板上的两题,你发现了有什么不同吗?

       生:写下来的时候一个用中括号一个用小括号。

       师:那你们想想看,到底谁写得对呢?

       生1:加小括号的对,因为小括号要在中括号的基础上算得,中括号里如果没有小括号就错了,有中括号的话在中括号里一定会有小括号。

       生2:加中括号的对,因为小括号里的已经算完了,所以要算中括号里的,那么写下来的时候就是中括号了,不是小括号。

       (学生之间就开始不举手发言了,各自说各自的,开始争辩了)

       师:停!现在我们发现在写算式的规范上我们有了分歧,那老师可以告诉你写下来的时候应该用中括号而不是小括号,理由刚才的同学已经说了,是小括号里的算式已经算完了,接下来要算中括号里的算式了,所以要写中括号。

       生:老师,那中括号里的直接算出来,不要分布算不就不存在写中括号小括号了嘛,那样照样可以出答案的.

       师:你们也赞同他的意见吗?

       生1:赞同。

       生2:不赞同。

       师:你能说说你不赞同的理由吗?

       生:如果是不分部算的话,容易出错,所以做递等式最好是分部算得好。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为了少出错,我们在做的时候都要分部算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师:现在来一起看黑板上的三题,你发现者三题有什么不同点?

       生:他们的符号不同,一个加了小括号,一个加了中括号。

       师:那为什么老是要加上这些符号呢?

       生:因为要改变它们的计算顺序。

       师:第一个算式是先?

       生(全体):先乘除后加减。

       师:第二个算式是先?

       生(全体):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师:那谁你来说说加了中括号后的计算方法?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师:谁还能完整的说一说?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在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师:同桌之间说一说加了中括号的计算方法。

       案例分析

谁有幼儿园中班教师教学案例,最好是数学的,要案例描述和反思

       小学数学不是枯燥的教学,应该是一种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教学片断 :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如果要到岛上去旅游需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呀?

       生:喜欢,到岛上去玩要坐船.

       师: 大家回答的很好,可是现在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有24个人想去岛上玩,每条船限乘4人,需要租多少条船? ”大家先分析理解题意然后帮老师解决。

       生:限乘4人,就是说每条船最多只能坐4个人,坐多了就会有危险。

       生:24个人,可以每四个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6组。

       师 :“好!同学们是怎么想的?

       生:共有24个人,每4人租一条,求需要租几条船,就是看24里面有几个4,有几个就租几条船 。

       师:大家说的很对,就像同学们说的,24里面有6个4,就租6条船。

        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所以,特意设计了一节《平均分》的实践课。通过谈话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把平均分的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习有生命的数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让学生学到了平均分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就是从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素材。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同时提出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然后通过说一说、想一想、算一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小学数学成为一种生活化的教学而不再是枯燥的教学。

        数学教学如能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引入生活中的鲜活实例,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

       这个教学片断,通过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出现,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价值,旨在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数学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

       幼儿园中班教师数学教学案例-案例描述和反思

       一、数学活动案例反思:认识梯形

       案例背景:

        这个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为本和活动的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新课程标准指出:这一段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孩子空间观念,使孩子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由于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较的抽象,因为陈老师通过各种有效、操作活动,让幼儿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从而实现将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的原则。

        老师将这个活动的目标制定为: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能不受梯形摆放位置的影响,在各种图形中正确找出梯形。2、初步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案例描述:

       (一)幼儿自选图形,激发学习兴趣。

       (1)宝宝们,看到桌子上有很多图形了吗?等一下选一个图形然后坐到座位上。

       (2)让幼儿自选一个图形,说说你选的是什么图形。

        分析:孩子进入教室之前,陈老师就把很多的图形(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随意地放在了桌子上,让幼儿不受约束地去拿一个,然后她又请幼儿手里都是一样的图形拿上来贴在了黑板上,一直从三角形、长方形到正方形,这一步起到了巩固复习的作用。最后发现一个小朋友的手里是梯形,由此引出今天的主角,过渡得十分自然。

       (二)初步认识梯形,了解梯形特征。

       (1)这是什么图形?请幼儿说说梯形的特征。

       (2)初步认识直角、等腰梯形,了解梯形的特征。

        分析:这里陈老师又分了两大块。第一块是重点引导幼儿掌握梯形的特点,她是这样引导的“梯形有几条边?一起数一数。看看上、下两条边事怎样的?总结出一共有四条边,上下两条边一条长一条短,并且是平行的另外两条边是不平行的。这里教师还用手势做了平行的样子。

        第二块在第一块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等腰和直角梯形,在认识等腰梯形的时候她将梯形对折后引导幼儿发现两条边可以完全重叠起来,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得出这个梯形叫等腰梯形。在认识直角梯形的时候,我认为陈老师也是很有创意的,她先出示直角梯形,然后让幼儿说说它是什么图形,这里她引导幼儿用梯形的概念来套,是两条边平行的,有四条边,得出是梯形。然后再直接拿一个正方形方在直角梯形的直角上,引导幼儿发现一个角是直角,得出这是直角梯形。(三)集体寻找梯形,加深了解梯形特征。

        师:梯形还会翻跟头,他们翻呀翻,变呀变,都藏到机器人身上了,我们一起来把机器人身上的梯形都找出来,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从机器人身上拿下来。如果找到了,就可以吧梯形从机器人身上拿下来。

       (1)幼儿找梯形,集体进行检查分析。

       (2)请幼儿对找到的梯形进行分析,并判断它属于哪一种梯形。

        分析:这一个环节的设计也是陈老师这个活动的一个亮点,因为游戏本身就是幼儿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也要求我们将幼儿的活动组织得游戏化,这样才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机器人也是幼儿相对比较感兴趣的,陈老师将机器人画成由很多图形组成的,这样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孩子就好像在游戏一样,活动兴趣非常地浓厚。不过陈老师这个活动的第二个步骤就认识了直角和等腰梯形,我认为在这步环节里当幼儿找出直角和等腰梯形时教师应该做一下点明,事幼儿能够加深对直角和等腰梯形的认识。

       (四)独立寻找梯形,巩固了解梯形特征。

        梯形又翻呀翻,变呀变,现在藏到这里了,我们按找梯形的方法,将找到的图形给他们用线圈住。

        分析:先前机器人的这一步是集体操作,而这一环节就是个别操作了,给每一个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也是数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孩子们作业的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掌握对梯形的认识,作业情况较好。

       案例反思:

       (1)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这也是陈老师这个数学活动的一个亮点,从一开始活动的气氛就很轻松,没有一板一眼的上课形式,而是将游戏真正融入到了活动中,一下子就几分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认识了梯形。

       (2)环节设计,层层递进。

        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是由易到难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陈老师在设计的时候就是遵循了这一原则,从认识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然后再是各种图形的混合体,最后是每一个孩子的独立思考,作业,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由浅入深。

       (3)创设一定的难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遇到困难,都是大人及时解决,幼儿很难得到锻炼,也不会主动克服困难,要是让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后,就会有种从没有过的快感,从心底里得到满足。为此,陈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设置一定难度,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后才能跨越过去,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认识梯形的活动中她运用机器人来让幼儿寻找梯形,其实这一步是比较难的,因为奇迹人身上有那么多的梯形,幼儿容易混淆。还有一点在机器人头部这个梯形上缺了一点点的线没有连接起来,就是要让幼儿发现没有围起来的不是梯形。她还请幼儿上来给它变变,使这个图形变成梯形。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比较有难度,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

       二、幼儿园中班数学反思 数量调查案例反思

        幼儿的思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的引导语言必须有助于幼儿拓展思维,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人的身体上,回答的情况单一。教师提问:“除了人的身体上的某些器官可以用数量2来表示,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2来表示。

        在活动中,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而不应该是回避的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我认为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应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学数学的方法及创新的意识。在本次活动中,组织幼儿对生活中事物数量的观察和讨论来提高他们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寻找符合要求的物体的数量来掌握学习的方法;创新则是启发和肯定幼儿的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三、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如何与幼儿进行互动

       答:工作流程学习任务知识点技能点知识预备观摩讨论韵律活动案例1.熟悉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内容2.基本环节3.教学方法等1.在日常的幼儿园教学和活动中,如何与幼儿展开良好的互动,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请各位帮忙支招。

       常规问题

       答:这是案例的主题,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应细致描述。反思和分析(案例反思)1、对行为的反思2、对理论的提升(六)怎样才能写好案例教学案例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即写出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要写出解决一个

       幼儿园课程模式的利与弊

       答:同样,在园本课程的规范下,通过反思我们习惯了每日活动之后的反馈,主题活动的“生成与预设”,教育教学案例与教师成长反思笔记的撰写让我们看到了幼儿行为,教师行为背后的原因,懂得怎样来运用新课程理念调整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活动更应相互交融。

小学数学可能性的大小案例范文

       教学案例,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以及对此事件的剖析、反思与总结。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该如何写呢?下面请看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尽在实用资料栏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①在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行动教育中,我们通过设计折纸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而教师对数学教与学的方式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设计折纸活动的背景。

        "三角形的中位线"一直是各种版本的初中几何教材中的经典内容,很多公开课都选了这个内容。但在大量的听课与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是一个教学难点,只有少数优秀学生能在课上独立完成,大多数学生在证明中面临困难。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是我们课例研究的出发点。众所周知,用"操作"、"观察"、"猜想"、"分析"的手段去感悟几何图形的性质是学习几何的重要方法。由此,我们想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基础出发,重新设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研究"折纸中的图形性质"探索出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并加以说明。

        一方面,折纸活动本身能唤起学生很多美好的回忆,如折纸飞机、纸帆船、千纸鹤、宝葫芦等。另一方面,折纸活动又是一种有效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感悟图形的几何性质,运用图形运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且折纸活动本身也承载着许多重要的几

        何问题,可以提炼出更一般的几何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有重要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在折纸的情境中,能综合运用角平分线、线段垂线的性质及与三角形、四边形相关的一些性质和判定。

        2.建立生活世界中的一些活动(剪纸与折纸游戏)与几何世界的多种联系,激发学习几何的兴趣。

        3.建立几何与现实生活问题的联系,培养数学的思考方式(联想、类比、直觉思维)。

        4.经历数学学习过程:观察一探索一猜想一验证,体会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做过折纸游戏吗?折纸飞机、纸船、纸葫芦、纸鹤等都很有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纸张是长方形的,如把这样一张纸折起一个角,就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教师演示),那么怎样用长方形的纸片折出等腰三角形呢?请同学们折一下。

        (学生联想以往的折纸方式折纸。)

        2.提出问题。

        (1)导入问题--把一个直角三角形折成长方形。

        师: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纸片能折出直角三角形。现在考虑反方向的问题,即直角三角形纸片能否折成长方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尝试、讨论折纸,探索折法,表达自己的发现。)

        师:(实物投影)我们展开纸片,画出折痕,并标上字母(如图1)。回想折纸过程,你有什么发现?(教师提示:注意图中线段的位置与长度的关系,图中是否有等腰三角形?哪些三角形全等?)

        A

        B G C

        图1

        生:(教师边归纳边板书)① EF=GB=GC= BC/2.EG=AF=FC=AC/2.因此 EF‖BC,EG‖AC。

        ②折痕将三角形ABC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个等腰三角形。

        ③连接EC,AE=BE=EC=AB/2,∠A+∠B=90°。

        师:通过观察我们这张纸(图1),大家知道了E是AB的中点,并且得到三点发现,其中第三点中的两条性质我们以前证明过,今天我们用折纸的方法又一次进行了说明。请大家过中点G、F作一条折痕,思考这条折痕GF与斜边AB有什么关系?它能不能成为长方形的一边?

        (2)一般问题--把一个任意三角形折成长方形。

        师:现在,我们考虑更一般的问题,即一般三角形的纸片能否折成长方形?请同学们折一折。

        (学生尝试用任意三角形折长方形。教师巡视中指导:同学们可以回想刚才是怎样折的。活动进行得差不多时,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用高线转化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折叠过程。)

        师:我们打开纸片展平,画出所有折痕,并标上字母(如图2)。从刚才的折纸活动中,你发现了这个图形中线段、角和三角形之间存在哪些位置、形状、数量关系?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A

        B G D H C

        图2

        (教师边归纳边板书学生讨论的结果。)

        ①关于中点:AE=BE=AB/2,AF=CF=AC/2.BG=DG=BD/2.CH=DH=CD/2;②斜边上中线:DE=AB/2,DF=AC/2;③关于中位线:EF=BC/2,GE=AD/2。FH=AD/2。

        3.提出猜想。

        师: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一半长?

        学生发现:①线段的中点;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③三角形两边的中点连线。

        师:我们实际上是找到了△ABC两条边上的中点E、F,我们把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现在你们猜测一下这个中位线与第三边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提出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4.说明结论。

        师:刚才大家猜出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现在你是否能验证这个性质并加以说明。

        (学生折纸,用折纸比较各条边长及各个角的大小。)

        师:小组内讨论一下,如何验证?如何说明?(教师巡视中指导:你的说明要让别人相信你是正确的。)哪位同学愿意来这里(讲台)向大家说明!你们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学生相互说明与辩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明①∠A+∠B+∠C=180。;②四边形EFHG是长方形。)

        师:我们一起发现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并通过折纸方法进行了验证与说明,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证明与应用这个性质。

        5.交流体验。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体会?还有什么问题与困惑?

        生1:这节课使我知道了折纸中也有数学道理,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后要多观察,多思考。

        生2:我在用直角三角形折长方形时,与组里其他同学的折法不一样,经比较发现折的长方形没有其他同学的大。我又折了几次发现这样拆(手举如图1方式的折纸)……面积是最大的,是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生3:我觉得用折纸比较线段和角的关系很方便,比如说可以同时折两个一样的图形比来比去……容易通过做产生出猜想,今后学几何要多用这种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在折纸操作中,通过观察,发现关系,形成猜想,并证明我们的猜想,得出结论。这是人们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方法。

        6.布置作业。

        师:今天课后的作业是用正方形的纸片折叠图形,按工作单进行操作与探究,从中发现问题。

        四、教学活动后教研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教学活动的过程经历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说明结论、交流体验与布置作业6个环节。在随后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1.关于活动式教学。

        活动教学方式,主要强调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学习,进而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但是数学探究活动的发生又不同于科学探究活动,具体实物材料的摆弄和操作(折纸活动)只是"外在的活动",而实质性的数学探究往往发生在学生的头脑里--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经历"直观一感性认识一理性思考"的活动过程,同时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过程(从猜想到说明/证明)的欣喜和挑战。而"折纸中的图形性质"这一课例无疑关注了学生对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并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布鲁纳也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书库,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②可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本身比"学会什么"更重要。

        2。关于问题情境的设计。

        杜威的"教学五步"③反映了他"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具体地体现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准备一个应用经验的真实情境--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与此同时给予一些暗示,使学生有兴趣了解某个问题。本课例中"把三角形折成一个长方形"是以折纸情境中产生的真实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来激发学生迈向几何性质的学习。教师不是把现成的教材提供给学生,而是要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启发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折纸活动中"自然"产生出方法(实际上是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有效运用),来应对折纸情境中所产生的问题、考虑从前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使经验有真正的增长,形成新性质的经验。而且在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默会知识,所以实施有效的活动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学习的四种关系--即言传、内化、外显、意会的有机整合;。④并在此基础之上,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承与创新。⑤

        3.关于培养学生数学地思维。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高度抽象。如抽象的概念、抽象的关系,但它们都有非常多的现实背景。该课例在教学设计中关注了这个特点,力图体现数学事实的现实背景,并从中选取与学生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思维的抽象过程犹如"自然"发生。这样,学生感受到了鲜活的数学而不仅仅是它冰冷的美丽。数学的另一特点是严密性,表现为逻辑严格与计算精确,这种严密过程正体现了人类认识的逐渐深化。在课例中,我们也注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直观几何"到"证明几何"的严谨化过程之中做一过渡,进行几何说明,即要求学生做到"让别人信服你是正确的"。以此启蒙证明与反驳的思维方式。同时,这反映了一个逐渐追求严谨的过

        程。在课例设计的问题解决活动中,体现了一些数学家常用的思想方法:(1)思考问题的逆(反方向)问题,以提出新问题(如从"用常见的长方形纸折出三角形问题"到反过来的"用三角形纸折长方形问题");(2)从一般问题的特例(直角三角形折为长方形)人手,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3)把一个一般性问题(一般三角形折为长方形)转化为解决过的问题(直角三角形折成长方形)的转化与化归思想;(4)归纳与分类的思想(把折纸中发现的诸多关系归纳出来,并进行分类); (5)从变化中寻找不变性的思想(折纸中变化的线段长度与长度的倍半关系)。

        4.关于活动课过程的展开。

        活动课中学生的数学活动如何展开?这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教师特点、学生基础、内容水平、方法运用与情境引入,等等。毫无疑问,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尝试是活动课展开的核心,这里教师如何引导是非常关键的。在设计教师的引导活动时,我们经历了"验证学过定理(复习)还是发现(数学)问题","以知识结构组织方式作为主要路线还是以认知活动序进为主要线索"及"活动中默会层面的知识如何感悟"等问题的困扰,曾几易教学设计,几次实践探索。如,在第一稿的设计中教师打算"通过折纸活动复习本学期学过的线段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定理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还探究以前没有学过的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这实际上是通过折纸验证定理,折纸活动把定理的复习与发现"贯穿"起来,课堂的容量自然就不小了。但在后来学习共同体的研讨中,大家认识到通过折纸操作验证已学过的几何定理,失去了操作的意义,也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教学重点要定位于"学生通过折纸操作来发现新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提问与质疑、尝试与探究、讨论与交流、归纳与总结。促使学生思维开放,在积极探索中形成创新性的思考与看待问题的方式,并藉此获得知识"。又如,在第一次上课之后,执教老师反思道: "以往教学中注重的是几何论证,讲究的是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不太关注知识是如何产生的;而折纸活动是操作几何,教师和学生都一时难以适应从折纸的角度去探究、去发现、去验证。"大家仔细观察课堂录像后认为,要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情节,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体现循序渐进和学以致用。又如,在后来的一次平行班上课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折纸活动中思维放开了,有了多种尝试和结果,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操作与尝试的方向不够明确,深度上也有欠缺。仔细观察课堂录像使我们认清了教学中的另一主体⑥--教师的作用,教师如何点拨、引导使学生在多种尝试和结果中提炼出关键问题与有用的知识,不仅是教学设计中要讲究的,也是教学实践中师生智慧的体现,也与"默会"层面的知识"传递"有关。

        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式教学时体会到,如果设计的探究步伐小就好像是引着学生往"陷阱"里走;如果探究的步伐大,学生的探究活动会过于受阻甚至不会发生。那么,如何掌握探究步伐的大小?我们的认识是探索与尝试的步子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要让学生面对适度的困难,诱发探索与思考的兴趣,并从这种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收获,有一些成就感。但设

        计的问题不宜太难,否则学生会在问题面前过多徘徊,浪费许多宝贵时间。活动开始时,探索与尝试的步子要小一些,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投入与参与。随着学生对环境、情境、问题的熟悉,探索与尝试的步子可以加大,不断增加创造性因素。

初中数学与传统文化结合案例分析范文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和评析

       执教 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王彦伟

       评析 北京景山学校 郑俊选

       教学内容:可能性的大小(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06~107例3、例4)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方法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复习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出示问题:

       (1) 谈话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可能性问题。

       (2) 复习旧知: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

       A B C

       师:草地上有三个盒子,小红希望一次就能摸出一个黄球,我们建议她从哪个盒子里摸?为什么?

       师:为什么不建议小红从B盒或C盒摸呢?

       2.师:既然B盒和C盒都可能摸出黄球,哪个盒子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3.导入:可能性真的有大小吗?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可能性的大小]

       二、验证可能性的大小。

       (一) 研究两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1.学生试验前的猜测。

       (1)师: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盒子,里面放了红黄两种数量不一样的球,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呢?猜一猜 ,然后用遥控器选择。

       (2)出示: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①红球 ②黄球

       (3)学生选择。

       导语:咱们这么猜科学吗?在试验的过程中允许改变自己的选择。

       2.学生试验。

       师:请大家推选两名同学上来担任记录员,用写“正”的方法来记录大家每次摸球的情况。男女生各选一名同学上来摸球。一名同学负责拿着盒子,每次要把球摇匀。下面让我们一起关注他们每次摸的结果,并大声告诉记录员。

       正

       正 正 正

       共( )次

       共( )次

       3.根据试验结果再次选择。

       (1)师:我们已经试验了20次,算一算绿球一共摸了几次?红球呢?看着这两个数据,你们有想法吗?如果再允许你们选一次,怎样选?

       (2)出示: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①红球 ②黄球

       (3)学生选择。

        32人

        0人

       4.发现规律。

       师:原来选择红球的同学你们为什么都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5.进行验证。

       教师揭开盒盖验证。

       6.总结规律。

       师: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黄球的数量比红球多,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红球数量比黄球少,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小。

       板书:在一定的条件下:

       7.深化结论。

       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继续摸下去,结果会怎样?如果只摸一次,一定能摸出黄球来吗?

       小结:只有摸的次数越多,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研究三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1.导入: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两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情况。如果再增加一种颜色,是否仍然符合“物体数量多少决定摸出哪种物体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呢?

       2.出示试验提示: 试验提示:

       摸的次数要尽可能的多,

       每次摸完放回摇匀再摸。

       3.学生小组合作试验。

       试 验 记 录 表

       ( )个 ( )个 ( )个

       猜想:

       摸出( )的可能性最大;

       摸出( )的可能性最小。

       共( )次

       共( )次

       共( )次

       师:请大家观察统计的数据,结论和你们组原来的猜想一样吗?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

       4. 全班汇报。

       六个组摸到红球的多,两个组摸到的蓝球多。

       学生讨论:两个组摸到蓝球多这种这种情况可能吗?

       5. 得出结论: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是密切相关的。

       6.导语:我们在猜一猜,试一试的过程中做出了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现在你们能直接根据数量来判定可能性大小吗?

       三、应用可能性的大小。

       (一)连一连。

       每次摸一个球,在每个口袋里都摸30次,结果会怎样?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 摸出的一定是黄球 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 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1.每一位学生动笔在小篇上连线。

       2.实投汇报。

       (二)设计转盘,灵活运用。

       1.师:现在如果你是商场这次活动的策划者,打算怎么设计这个转盘?

       如果你是一个顾客,你又想怎样设计这个转盘?现在请我们班这部分同学做商场活动的策划者,另一部分同学做顾客,分头设计这个游戏转盘。设计完后整理自己的设计想法,准备讲给同学听。

       2.动手设计。

       3.学生汇报。

       (1)商场策划者。(2)顾客。

       4.小结: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转盘设计问题,知道了涂色面大,转到的可能性就大,涂色面小,转到的可能性就小。

       5.全课总结。

       (三)设疑激趣,引发思考。

       1.引入:生活中应用可能性解决问题是很多的,例如大家都爱看儿童节目,下面这个节目你们一定看过,是七色光栏目中的“夺宝队队对”节目,我们将要看到的是“排雷闯关环节”中,绿队和蓝队对抗情况。

       2.学生观看。

       3.反馈。

       提两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去思考:

       ①数字方块为什么不听同学们的话,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②如果想让扔出6的可能性大,应该怎样在方块上标数字呢?

       [专家评析]:

       “可能性的大小”的教学设计,到目前为止我们听到的或者看到的,几乎都是把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以及对不确定性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探讨,综合在第一课时里进行。北京市东城区小学数学教研室从新教材(人教版)实验的需要出发,决定对这部分内容作进一步的研究,并且由府学小学王彦伟老师来承担教学任务。王老师将教材中的前两个例题安排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充分地感受事件的发生存在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两种情况,而且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是十分有限的,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这就为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重点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可能性大小的规律作好了必要的认知上的准备。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以及生产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叫随机现象。随机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规律,但实践证明,如果同类的随机现象,大量的重复出现,它的总体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能性大小实际上也就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但是这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概念,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体验。我们把这种随机的思想渗透到数学课程中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既学习应用数据进行可能性大小推断的数学思考方法,同时也教育学生要以随机的观点来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并且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发挥我们数学学科的特殊作用。

       王彦伟老师执教的《可能性的大小》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这几个特点:

       一、目标明确,层次清楚,环节紧凑。

       王老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有层次地展开。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经历了“导入—体验—发现—应用—延伸”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规律。

       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

       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先观察,然后思考后回答:在A、B、C 3个透明的盒子里,盛有总数量相等、但红、黄两色数量不等的球。“小红希望一次就能摸出1个黄球来,我们建议她从哪个盒子里摸?”“在另外两个盒子里,哪个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最大?”通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简捷地复习了第一课时关于“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知识,并顺利地导入了对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的研究。

       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不了解盒子里装球的数量的情况下,先行预测“摸出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这显然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可避免的含有“碰碰运气”的成份。但是,教师允许学生在观察摸球实验的过程中,修正自己最初的选择,进而让学生体验到,只有根据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去进行判断才是有科学依据的,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这个实验初步体验和发现“可能性大小”的规律。

       第三个环节: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研究:如果再增加一种颜色,是否仍然符合物体数量多少决定摸出哪种物体的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呢?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强化了对“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有关”这样一个结论的认可。

       第四个环节:是让学生应用“可能性大小”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应用中深化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

       最后一个环节:是向课后延伸,引导和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二、妙设情境,激疑解惑,发现规律。

       教师找准了新知识的切入点,巧妙地、有的放矢地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含有数学问题的情境。把问题设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思维上的矛盾和冲突搭起了一个平台,调动起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去实现知识的建构,并从中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由于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使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学生思考起来会感到非常亲切、有趣,也易于理解和掌握,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王老师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每一环节都为学生的参与,创设了要求不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交流与反思中,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的可能性大小的体验。让学生认识到,对某一随机现象来说,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而是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

       王老师认识到,只有当学生的行动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有可能真正的被调动起来,这一思路成为王老师设置情境的出发点。下面我们从整个课堂教学的活动中选取两个例子来说一说:

       情境之一:新课导入后,为了集中学生的关注点,教师对学生说:盒里装着两种颜色的球,如果不打开盒盖,你能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吗?在明确提出了上述的问题后,要求学生作出相应的猜测。“那怎么能检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这时,全班一致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摸球的次数对猜测作出检验”,有了这样的一种认识以后,摸球活动便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主动的需求,成为全班同学的共同关注点。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关心每一次摸出球的颜色和黑板上的统计数据的变化,并会不停地思考,自己最初的预测是不是对了?还需不需要调整选择呢?随着情况越来越明朗,我们看到学生的选择也越来越趋向于一致。教师适时地要求学生说明改变选择的理由,之后,便十分顺利地引出了结论,这时,教师揭开盒盖的神秘面纱,验证了学生的选择是正确的。就这样,学生在主动关注摸球的操作过程中,经历了猜测、观察、思考、分析和选择,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新知。

       情境之二:在小组合作活动时,教师为八个小组各提供了一袋球,虽然各袋中球的数量相等,但同颜色球的数量却不等,关于这个情况学生并不知晓。当操作活动结束,各小组汇报后,同学们看到六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原以为同学们可能会在思维定势的作用下,怀疑与自己组结论不同的另外两个组,是不是因为操作不当,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影响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但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是,居然有的同学应用了刚刚学到的关于“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解释了其中的原由。当这两个组向全班展示不同颜色球的数量,验证了大家的分析正确时,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我们还看到,在总结规律的时候,学生明白,虽然六个组和两个组对结论的具体表述内容因颜色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内涵具有共性,这就又一次说明: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是密切相关的。

       另外,王老师让学生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以扮演“策划者”或“顾客”的不同身份,去设计抽奖转盘,学生积极参与,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当学生运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去说说自己的设计想法时,教室里欣赏、赞许的笑声不断。总之,为了让学生探索随机现象中“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并学习运用规律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多处都体现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的良苦用心,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

       三、内化理念,改革创新,落在实处。

       教师的“教”应该是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会学”“乐学”服务的。教师要以热情的鼓励、积极的引导、耐心的期待、客观的评价,把学生推向自主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在感受、猜测、思考、操作、交流与反思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完善人格和认知结构。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发挥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王老师结合教学需要,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有让学生直接观察直观材料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有让全班学生带着一分期待的心情,共同关注摸球之后得出的统计数据决定是否调整自己最初选择的;有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研究数量多少与可能性大小的关系的;有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判断数据与文字表述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动笔进行匹配连线的书面练习作业的;有应用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的知识,去理解、分析商家促销活动的营销策略的;有让学生按“顾客”的意愿,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设计抽奖转盘的;还有让学生从“排雷闯关”的录像片断中,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与今天学习有关的知识,把课堂学习内容向课后延伸。总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起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练习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练习中的反馈也已经普遍地引起了重视,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反馈,是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在这节课上,教师既使用了我们常见的反馈方式,如:个体的口头回答,书面的连线作业,也有小组汇报合作成果,展示动手设计抽奖的小转盘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使用了“选择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信息反馈手段,不仅使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既全面又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全班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想法,也便于同学之间的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此外,教师在运用评价语言激励学生参与学习、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在提纲挈领的板书设计、在教态和师生关系等方面,都是做得挺好的。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今后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更好地发挥语言在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常言道:“学无止境”,我想“教”也应该是“无止境”的。希望王老师在数学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为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成绩。

怎么写小学数学区域教研活动案例

        第一部分 前 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

        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伺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规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学段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二)关于目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月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 (认识)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来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应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过程性目标

        经历(感受)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 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三)关于学习内容

        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书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

        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为了体现数学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标准》在内容标准中仅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教材编者及各地区、学校,特别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实施因材施教。

        同时,《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教材可以有多种编排方式。

        (四)关于实施建议

        《标准》针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供有关人员参考,以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

        为了解释与说明相应的课程目标或课程实施建议,《标准》还提供了一些案例,供参考。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

        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 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 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第三学段(7~9年级)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给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 义。

        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 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 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 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 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 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 断的进步。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 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一、活动背景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练习课占了整个教学时间的35%左右,这个比重相当的大。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在练习课教学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出现:

       1、盲目的多练,只为了学生能“熟能生巧”,有时候仅仅是为了不让学生有玩耍的时间。

       2、层次不清楚,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

       3、准备不充分,对练习的内容缺乏有效整合,迁移。

       4、针对性不强,采用“一刀切”的练习,导致学生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

       下面记叙了我们数学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二、策划安排

       教研主题:练习促成长

       活动时间:2014年3—4月

       组织负责:蔡跃胜

       内 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活动成员:数学科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优化练习课堂,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三、实施过程

        1、分析现状,提出主题。

        在期初的教研会议上,要求全体成员提出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师A: 练习课是为练习而练习,针对性不强,教师对练习内容缺乏有效的整合,泛泛而练,面面俱到。

       师B:我上课总感觉目的不明确,照本宣科,不管学生掌握如何。

        师C:对练习课缺乏重视,许多教师的练习课教学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而对练习课教学缺少设计或根本就没有教学设计,出现练习课变成习题课、作业课,对书上的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使练习走过场,没有充分发挥每一道练习题应有的价值

        组织者:从老师们所反应的情况来看,用一句话概括:练习课老师不重视,课堂没氛围,学生没兴趣。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改变现状呢?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动起来,在不知不觉中,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完每一节课,特别是枯燥无味的练习课。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因此,本学期我们的教研主题就是“练习促成长”。每个老师在汇报课时,都要体现这一主题。

       2、课例示范,因地制宜。

        当然,一节课要真正落实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他们多种感官都调动起来,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为了让老师们能真正融入教研的氛围中,我组群策群力,集体备课,并指定教师执教了一节题为“练习促成长”的示范课,课题是“圆柱体积的练习”。

       课例:《圆柱体积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体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地运用圆柱体积的相关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求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鹅卵石、检测题试卷等。

       教学过程:

       (一) 铺垫复习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过什么内容吗?那下面我要考考你们了。

       (1)把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 ,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 ,所以圆柱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是 。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公式是 。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针对圆柱的体积来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圆柱体积的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师:让我先来看一看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准备好了吗?你能口算出结果吗? ① S=12.5px2 h=250px v=? (生回答。)

       ② r=50px h=125px v=?

       ③ d=100px h=50px v=? 第2、3道老师要求大家用笔算。

        师:通过这几道题我们可以看出,求圆柱的体积最基本的条件是:底面积或半径或直径和高。

       师:接下来我要考一考同学们的判断能力了,准备好了吗?(出示课件3)

       ① 一个长方体容器和一个圆柱形容器,从里面量,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它们的容积相等。( )

        ② 一个圆柱形药瓶能装药液2L,这个药瓶的体积是2dm3。( )

        ③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

        ④一个圆柱的高缩小2倍,底面半径扩大2倍,体积不变。( )

        2、综合练习: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圆柱的体积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体积问题吧。(只列式,不计算)(出示课件4)

        ① 有一个圆柱形无盖的牛奶桶,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这个牛奶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② 一根圆柱形钢材,如果沿着底面平行的方向截成三段,表面积增加了314px2,它的体积是多少?

        ③ 一个柴油桶的底面直径是8分米,高10分米,内装油占全桶的43,桶内有柴油多少升?

        3、提高练习:

        师:请同学们看我这(出示鹅卵石),要想求出(鹅卵石的体积,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互相交流,师小结并展示实验过程。

        师:拿出圆柱形的容器里面装有小量的水。请同学们观察里面水的高度并记录下来。然后把那块鹅卵石放进容器里,请同学们把水的高度又记录下来,最后请同学们根据信息求出石头的体积。(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选择题:

        1、求一段圆柱形钢材重多少,先要求出这段钢材的( )。

       ① 侧面积 ② 表面积 ③ 体积

        2、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相比较( )。

       ① 体积单位大 ②面积单位大 ③一样大④ 不能相比

       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

       ①正方体体积大②长方体体积大③圆柱体体积大 ④一样大

        4、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r,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高是( )。

        ① 2r ② 2∏r ③ ∏r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课后反思,达成共识

        课后,教者谈设计理念和教后感,全体听课老师,根据我们研究的课题对本节课进行评价,重点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

       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怎样?

       2、学生的练习层次分开几层?

       3、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如何?

       4、我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平时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够。

       5、这节课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你建议怎样改进?

        在评课的过程中,老师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归纳如下:

        主要的困惑有:

       疑惑1:你的学生大,懂事、听话,低年级学生不一定听老师的指挥。

       疑惑2:本来很简单的东西,干嘛要搞这么多名堂?我没时间,也没这个课件制作的能力。

        教师的疑惑不无道理,所以我们要在尽可能满足大家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们在课堂上做到:学生能做的事,老师不做,学生能说的话,老师不说,学生说不出的话老师不代言,要想办法引导学生说出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会借力省力——借学生之力省老师之力。常此以往,很快就会尝到甜头的。

       五、自我实践、共同提高

        通过观摩课例和自我的反思,各位教师在某一方面都有所感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让老师自觉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要求每个老师本学期的汇报课最好是以练习课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每节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做好课前准备,先个人备课,再集体备课,再由主讲老师执教,课后还要集体评课。

       一学期以来,开展《练习促成长》这一主题研究,取得可喜的成绩,每个年级的数学成绩都有所提高。老师们尝到甜头了,在教研会议上话题多了,气氛也越来越浓了。愿我们的教师能在校本教研中快速成长起来,我们的教研之花永开不败。

       今天关于“数学教学案例范文”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教学案例范文”,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